caac无人机执照视距内与超视距的区别是什么?近年来,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,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,并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,如影视拍摄、农业监测、物流运输等。而在中国,无人机的使用需要遵循特定的法规和获取相应的操控执照。中国民用航空局(CAAC)规定了无人机操控的相关执照要求,其中,视距内(VLOS)和超视距(BVLOS)飞行是两个重要的操作类别。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飞行模式的区别及其对操控者的不同要求。

CAAC无人机执照视距内与超视距区别解析(2025年更新)
一、定义与操作范围
视距内驾驶员(VLOS)
要求无人机全程在操控员肉眼可见范围内,作业半径≤500米,相对高度≤120米,仅支持GPS模式飞行。
适用场景:简单飞行任务(如短距离航拍、初级农业植保)。
超视距驾驶员(BVLOS)
允许无人机超出目视范围,作业半径可突破500米,飞行高度≥120米,需使用姿态模式(无GPS依赖)。
适用场景:复杂任务(如电力巡检、远距离物流配送、大面积测绘)。
二、培训与考试要求
维度 视距内驾驶员 超视距驾驶员
培训时长 ≥44小时(含飞行前检查、应急操作等基础内容) ≥56小时(增加地面站操作、航线规划等高级课程)
理论考试 100题选择题,70分及格 100题选择题,80分及格
实操考试 GPS模式下完成360°自旋、水平八字飞行 姿态模式下完成同等动作,额外增加地面站航线规划与应急返航模拟
通过率 80%-90% 20%-40%
三、资质权限差异
任务独立性
视距内驾驶员需在超视距驾驶员(机长)指挥下作业,无独立任务资质。
超视距驾驶员可独立规划航线、申请空域,并对飞行全程安全负责。
技术权限
视距内仅能使用GPS辅助飞行,超视距需掌握姿态模式手动操控及地面站远程调度。
职业发展
超视距驾驶员可升级为教员(需累计100小时飞行经验),视距内驾驶员无此资格。
四、就业与薪资对比
岗位需求:
视距内:农业植保助理、短距离巡检员(月薪6000-8000元)。
超视距:电力巡检机长、物流调度师(月薪1.2万-2万元)。
竞争力:超视距岗位薪资溢价达30%-65%,且可参与政府招标项目。
五、升级路径
从视距内升级至超视距需满足:
持有有效视距内执照并累计一定飞行经验8;
完成56小时高级培训(含地面站操作、复杂航线规划);
通过理论(80分)及实操考试(含应急返航模拟)。
视距内执照适合入门级飞手,超视距执照是进阶职业发展的核心门槛,两者在操作权限、技术难度、薪资水平上差异显著。根据业务场景需求选择考证方向,可最大化职业竞争力。
最新评论